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學士學位學程
【講座資訊】「舞圈」記錄片巡迴放映座談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9高教深耕Taluan民族講座

「舞圈」記錄片巡迴放映座談

【本講座由本學程原住民族樂舞表演初階(一)之課程安排】

日期:2019年11月18日星期一
時間:月亮時間17時至19時
地點:原民院國際會議廳(B123)

※備註:本講座提供西點餐盒,報名時請註明葷素。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ObMy47
※本講座將會提供本校學生跨域自主學習時數

【一部關於來自偏鄉的原住民身障者,在台北生活與逐夢的故事】

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nZLN16qdI

歡迎大家一同跟隨曾玉婷導演的紀錄視角,帶領著我們走入「她」的生命故事,身為魯凱族人、身障者、導演與主角的四重身分,在台北如何從中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姿態,並且有自信地活著與回饋給社會。

※關於本片導演:

  曾玉婷=ese=小葵,這麼多稱呼果然是人如其名,正如我在片中擁有的四重身份:原住民、身障者、導演也是主角。
  我是萬山部落魯凱族人,也是台灣第一個輪椅街舞舞團W.S.A(Wheels Story Art)輪藝故事街舞舞團的成員之一,從小就不良於行,但因舞蹈而律動了生命的畫布。
  每個來都市討生活的原住民多少會有自己的故事,即便你是在都市出生而不是部落,有故事就代表著這些情況不會是理所當然的。

※關於舞圈:

  在100公分的視角裡觀看生活周遭所發生的一切故事;記錄著像我這樣有著雙重身份的人,為何必需同時擁有供我養分台北的家,以及從小生長部落萬山的家。到底有著什麼不同的面向及重要性,使我無法割掉擇一?我想談關於友善城市,因為對身障人士生活上相對地便利,使得一些在部落成長而不知道該如何執行文化實踐或是祭儀文化的族人,得以在這個城市找到一些屬於他自己的方式和姿態去有自信地活著並回饋給社會。

✵✵✵✵✵✵✵✵✵✵✵✵✵✵✵✵✵✵✵✵✵✵✵✵✵✵✵

※影片內容
片長 | 29'12"
年份 | 2018
顯示 | 彩色
語言 | 中文 / 魯凱語
字幕 | 中文(繁體), 英文
影片格式 | HD
影片類型 | 紀錄片

✵✵✵✵✵✵✵✵✵✵✵✵✵✵✵✵✵✵✵✵✵✵✵✵✵✵✵

 

內容更新 : 2019-11-14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